最新消息!阿根廷宣布了!7月28日,阿根廷总统米莱宣布永久下调牛肉、家禽肉、玉米、高粱、葵花子、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!甚至直接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,尤其是中国的进口。 米莱这波操作可不是随便拍脑门决定的,阿根廷是农业大国,牛肉、大豆、玉米这些都是拳头产品。 大豆出口量全球第一,但之前高额的出口税让农民叫苦连天,竞争力也受影响,这次减税力度不小。 牛肉和家禽肉从6.75%降到5%,玉米和高粱从12%降到9.5%,葵花子从7.5%降到5.5%,大豆从33%降到26%,豆粕和豆油从31%降到24.5%,这摆明是要给农业松绑,刺激出口! 为啥这么急着减税?阿根廷经济现在压力山大,通货膨胀、货币贬值让政府财政吃紧,农业出口是外汇收入的顶梁柱。 2025年预计能带来超80亿美元收入,大豆更是主力军减税能激励农民多卖货,换回更多美元缓解经济困境。 加上米莱竞选时就承诺要把农业当经济“发动机”,这次减税就是要让农民更有干劲,推动经济复苏。 这政策一出全球市场有点坐不住了,阿根廷是大豆、牛肉、玉米的重要供应商,减税后这些产品价格更具优势,出口量肯定会涨,全球大豆期货市场已经开始波动,价格可能因供应增加而走低。 玉米和牛肉市场也得调整,其他农业大国像美国、巴西的竞争压力估计得飙升,对中国来说这可是个大消息! 咱们中国可是阿根廷农产品的大买家,尤其是牛肉和大豆,2023年,阿根廷牛肉出口超24亿美元,一半以上都进了中国,这次税降了,牛肉价格可能更便宜。 火锅店、超市里的阿根廷牛肉估计会更常见,消费者能省点钱,牛排、火锅可能更实惠,税率降低后阿根廷豆粕、豆油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,中国进口成本也能降下来。 中国最近对美国农产品加了10%-15%的关税,阿根廷的低价产品正好趁虚而入,但与此同时,中国对进口牛肉启动了保障措施调查,可能会限制阿根廷的出口热情。 如果阿根廷牛肉、大豆大量涌入,国内养殖业和饲料行业可能受冲击,豆粕价格波动会影响养殖成本,消费者短期能吃到便宜牛肉,但食品价格的连锁反应还得看市场咋走。 对阿根廷来说减税是把双刃剑,好处是农民更有动力出口可能大增,经济能喘口气,但政府税收会减少。 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,便宜的进口农产品能让食品价格更亲民,但也可能挤压国内农业,如何平衡进口和国内生产,估计得让政策制定者们好好琢磨一番。 2025年的财政缺口得想办法补,全球粮食价格如果因供应增加而下滑,阿根廷的出口收入也可能受影响,政策效果咋样还得看农民的信心和市场反应,现在2024-25年度的58%大豆和63%玉米还没定价未来几个月很关键。 (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)